阅读历史 |

第 45 章(2 / 2)

加入书签

,只是一个理想的、存在于彼岸的他方世界。

但是,《维摩诘所说经》说:“若菩萨欲得净土,当净其心。随其心净,则佛土净。”

这就是说,这个世界是否为佛国净土,不在于这个世界,而在于人们的内心。人们的心怎样,所看到的世界就怎样。

当内心充满着喜乐安详的时候,所看到的就会是一个充满积极与阳光的净土世界。

反之,如果心灵中充斥着仇恨、嫉妒与愤怒等时,即使真的到了那个所谓的“净土世界”,所看到的也只会是满目疮痍和秽恶充满。

一个人若想要觅得净土,首先就要清净自己的本心,只要心中能够保持自在、随顺、清净,那么所看到的世界也就清净了。

换言之,外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就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显化,佛法就在这个世间,只有在我们的身心上自净自了,才是最根本与最彻底的途径。

二、“一切烦恼为如来种”的成佛观

《维摩诘所说经》说:“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。烦恼泥中,乃有众生起佛法耳。一切烦恼为如来种。不入烦恼大海,则不能得一切智宝。”

也就是说,生活中的各种委屈烦恼,恰恰就是获得觉悟的菩提种子,一个人在委屈、烦恼与挫折的泥沼中陷得越深,其最终获得的觉悟就越大。

在世间生活,人人都会有烦恼和困惑,也都会有很多想不通的事情。这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,因为这世界就是阴和阳,有正就有反的,莲花是从污泥中生长出来的,你的烦恼越多,将来你内在生出的莲花可能就越盛,智慧可能就越通达。

当你学会在烦恼与困惑中思考的时候,你已经开始进步了,也许你今天想不通,明天也想不通,但是总有一天会想通。而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,你的内在认知层次很有可能跃升一个,乃至好几个层级,因此带给你突飞猛进的成长。

三、“一切法是道场”的修行观

在《维摩诘所说经》中,当光严童子问维摩诘“道场者何所是”时,维摩诘回答他,直心、发行、深心、菩提心、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、慈、悲、喜、舍、神通、解脱、方便、四摄、多闻、伏心、三十七品、谛、缘起、诸烦恼、众生、一切法、降魔、三界、狮子吼、力无畏不共法和三明等等,都是道场。

概括成一句话,就是处处皆道场。

学习、工作与生活中的一切时间与地点,无一处不是修行处,无一时不是修行时。

如果一个人能悟透《维摩诘所说经》的这三个观念,就能驱散愚昧、化解烦恼,使觉悟之灯在心中永明不熄。

讨论完上述三个观念后,杨苗还指点慕仲兰要注意在日常学习、工作与生活中尽力做到《维摩诘所说经》的两点要求:

一、自守戒行、不讥彼阙

修行是一个人自己的事情,要安安心心、老老实实地护持好自己的修行,哪怕这件事情再好,可以带给人的好处再多,也不应强加给别人,更不能讥讽别人的不足,这其实是自己的修为不够所致,至少眼不净,心亦未净。

当你把自己的心庄严清净了以后,你所看到的一切才会清净,你就不会再执著、在意与批判别人的所作所为了。

只有这样,别人才愿意靠近你,同时你也才能用自己的行动,以及正知见影响他人。

二、所言诚谛、常以软语;善和诤讼、言必饶益

说话,是一门学问。一个人要想广结善缘,就必须要学会说话。

“所言诚谛”就是“不妄言”,说实在的话,不说大话,同时用真诚的态度与人交流,将心比心,坦诚相待。

“常以软语”就是“不恶口”,不用粗鲁的话与人交流,即使关系再好,也要少说硬话,这样只会让人很不舒服,而要用听起来让人如沐春风的话。

“善和诤讼”就是“不两舌”,同学、朋友之间发生矛盾冲突了,你不要在中间挑拨离间,而应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,多做一些调停矛盾的事情,这样双方之间关系和好了,最先感谢的就会是你。

“言必饶益”就是“不绮语”,少说废话、闲话,多说有意义的话,尽量做到自己所讲的每一句话都是有益的,否则不如不说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