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776章 聋老太的去处(2 / 2)

加入书签

写了,那房子免费住到她死。娄董当初公私合营时,也特意说过这个,有会议纪要,所以她搬家不可能;至于说五保户的资格,也不能取消,因为她真的是无依无靠……”王主任先说,她当初就想过,不过,一查,这两条路是肯定不行的。

“那个,市里做了敬老院,一批战后的孤寡老人住进去了,我看条件挺好的,您说……”一个副主任想想迟疑的说道。

“她使坏还有功了,那里是她能住的?人家都是功勋妈妈,人家为了建国都是有牺牲的。”另一位马上反对。

“你真是,我是说教养院改的那家,有吃有喝,有人聊天,闲了还能糊糊盒子,给社会做贡献。”那副主任给了他一个白眼。他又不是傻子!

教养院起因是城市里的像八大胡同的那些人,还有城市乞讨,无业,反正三教九流的先收进来,进行改造,教育,学习手艺后,再安排工作,重新做人。

58年改造完成之后,但院里还有一批,就是鳏寡孤独了。这些人年纪大了,也没有养活自己的本事,重点是也无处可去。于是教养院就成了敬老院,也体现了新时代的优越性。

不过,这里的条件和那些优抚妈妈比起来,还是差一些的,这里算是粗放式,以工代养的方式,就算你们不能从事重体力的劳动,但会组织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,虽也没说不做完不许吃饭什么的,但原则上,这里老人还是比较自觉,主要是进院的老人是身无片瓦的都市流民,又无乡可回的。在无处可去,无亲可寻的情况下,在那儿必是老实的。

昨天我九点钟就关灯准备睡了,然后,到今天早上上班,都一直睁着眼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