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 123 章 大胜特胜(2 / 3)

加入书签

那么操控这个局的人,必要满足三个条件。

首先,此人已经察觉皇帝中蛊。

其次,此人见多识广,想出了以蛊破蛊的奇招,且能找到与幻心蛊对应的蚀心蛊作为破蛊的引子。

最后,此人必须有能力接近皇帝,并神不知鬼不觉地将蛊虫喂到皇帝的嘴里。

三个条件缺一不可,而同时符合这三个条件的人,少之又少。

知道皇帝中蛊的人本来就少,基本只有谭闻秋身边的亲信。

如此一来,子邺就会成为谭闻秋首要的怀疑对象。他有能力,也有动机这么做。

但子邺直接指认胡千面保谭闻秋,一下就把自己从被怀疑的境地里拉了出来,在明面上,他变为可以信任的了。并且子邺身为大燕司灵,竟然没有辨认出皇帝身中妖术,这可是大过失!等待他的要么是撤职问罪,要么是将功折罪。

大燕正是用人之际,司灵职位特殊,轻易不可撤,那么子邺就只能将功折罪。

“算算时间,武王密信也应该已经发至各国了。”敛雨客道。

“嗯。”商悯颔首,“再过两日,皇帝遗旨还有今日宴会上发生的一切,也将使天下知晓……”

“谭闻秋醒了吗?”

敛雨客问,“不知,此刻的她,是在想什么?”

“她怎么想,我也大抵能猜到。”商悯别有深意道,“她脑子里的第一念头,当然是该不该舍妖族在宿阳经营的基业,遁走避祸……而我知道,她必然舍不得,因为同样的事情,我已经试探过了。”

商悯是在一次一次的试探中,准确把握到谭闻秋的底线的。

她发现,只要没有被逼到绝境,只要还留有余地,谭闻秋就很难作出壮士断腕之举,因为妖族时间所剩不多,几乎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,所以只能孤注一掷。

商悯的第一次试探,是白小满遇袭。

经过这件事,妖族已经有了暴露之危,妖族一方也猜到自身的存在可能没有他们想象中藏得那么严实,否则白小满不会出事……可是他们没能立刻查出什么,谭闻秋便没有擅动。

商悯的第二次试探,是武国商会的密信。

发出的密信之一记载了皇帝可能被妖术控制,胡千面大惊之下派小蛮前去拦截另一封密信,结果小蛮妖身显形,那封写着“吾乃汝祖宗”的假密信被送到了胡千面手里。

至此,妖族的存在彻底暴露,谭闻秋为此召开群妖议事。

但,由于商悯发出的密信中并未提及大妖为谁,所以谭闻秋一方便以为自己真身没有被人所知,更不敢轻举妄动露出踪迹,一直在蛰伏。

那封密信的内容,也是商悯精心所想,她只提有妖而不提及谭闻秋,就是怕打草惊蛇,将这条大鱼给惊走。

谭闻秋不想蛰伏,但是她不能不蛰伏。

究其原因,不是因为她忍性够好,不是因为她行事畏缩……而是因为她太敢于冒险了。

不破天柱,妖族皆亡。

谭闻秋把一切都赌在了这上面,她怎么能舍弃宿阳的基业,怎么能舍弃布置了无数年的暗线?

从谭闻秋化身皇后的那一刻起,她既因为这个身份获利,也被这个身份所束缚。她因这个身份能够触及人族权力顶峰,篡夺皇权,也因这个身份带来的便利而不愿轻易舍弃皇后的壳子。

商悯的连续两次试探,都没把谭闻秋逼得放弃身份。

这固然是因为商悯的逼迫始终留有余地,没有让妖族陷入绝境,可谭闻秋的赌徒心理也是重要的一环。

现在谭闻秋迎来了商悯的第三次试探。

这次商悯做了更大的局,一个更严密的局,在试出谭闻秋的底线后,她小心地谨慎地避开了谭闻秋本人,只把矛头对准了胡千面……然后不出所料,胡千面暴露了,谭闻秋又能保住自己身份了。

她一定大松一口气,感到无比的庆幸……她也会疑神疑鬼,忧虑自己身份暴露。她会加倍小心谨慎,细致排查身边有没有叛徒,也可能勃然大怒加倍敌视武国,或者更加不敢轻举妄动。

这次,谭闻秋会仍然不愿舍弃她的躯壳吗?

商悯猜,她不愿。

谭闻秋想看天下大乱,那么好,燕皇已死,妖族失去了傀儡,可是天

下的确要大乱了。

这对于谭闻秋而言,这同样是一枚具有强劲吸引力的毒饵。

有什么能比天下四分五裂更能使天柱快速倒塌呢?她必不想错过这样的机会,而要四两拨千斤挑动天下对立,皇后的身份能提供强大的助力。

因为她可以名正言顺地扶持新皇帝,新皇代表的是大义,是人族气运最终的流向。

商悯唇边勾起微笑。

饵料已经撒下,她编织了一道密不透风的网,一点一点收紧。

世间有一百道逃生之路,商悯偏偏堵死九十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